|
中南大学2018年大学生摄影作品
征集展示工作方案
一、活动办法
活动对象:中南大学全体在校学生均可踊跃报名参与。
作品数量:学生个体(团队)可自荐作品数量不限,各学院可推荐作品数量不限。
二、作品类别
校园风采:从“我拍中南风采”“拍我中南生活”角度出发,记录大学校园生活万象,展现中南丰富多彩生活,捕捉大学时代精彩瞬间。
社会纪实:号召大学生走出校园,关注当下社会生活。以反映社会正能量为主题,用客观真实的影像记录人间温情,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创意摄影:以摄影为艺术创作媒介,借助特技效果或其他影像元素,传达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理念。
图片故事:以3-6张组图形式出现的叙事图片,照片之间应有紧密的视觉和逻辑关联,再配以文字说明,构成一个完整而不可任意拆分的整体,照片要具有真实性、人文性,用全新独特的视角呈现故事(事件)本质,洞察并与所有人分享每个不平凡的瞬间,引发人们对故事(事件)的思考和回顾,探索生活本源。
三、作品要求
作品应突出活动主题。记录身边的文明行为、精彩时刻、感人时刻,定格青春风景,分享成长印象,体现大学生的全新创意和独特视角,内容积极健康向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作品以jpg格式提交,保留EXIF信息。单张图片大小在1024*1024以内,图片故事组作品单组不超过6张,附件总大小不超过10M。手机作品不参与本次摄影大赛。参评作品风格、形式不限,已参加过往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评选”的原创作品不得参赛。
严禁剽窃、抄袭。作品须为参赛者本人于2017年1月1日后的原创作品,参赛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关于剽窃、抄袭的具体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
主办方权力。拥有对参加推荐作品进行宣传推广、展览出版的权利,但不承担包括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的权利。
四、征集要求
网上提交作品:即日起至2018年5月11日。作品完成后需上传至易班(详见https://q.yiban.cn/app/index/appid/208342),并在《中南大学大学生摄影大赛报名表》中附上易班链接,提交者将以上作品报名表发至邮箱:csusheying@163.com,其命名格式为:作品名称_作品类别_院系名称_作者姓名。
书面材料征集:
个人(团队)自荐作品无需另填写纸质材料,邮箱提交完成即视为成功参与。
各学院推荐作品,统一组织作品网上提交,并审批《中南大学大学生摄影大赛报名表》,另填写《中南大学大学生摄影大赛汇总表》,加盖学院公章,统一推荐。
所有纸质材料须报送至活动主办方,材料征集截至2018年5月11日,逾期不予受理。
五、活动流程
作品征集(2018年4月至5月11日)。
作品评选(2018年5月):作品评选采用线上投票与线下专家评委结合评选,从入围影片中评选优秀作品。
作品展示推送(2018年6月):对优秀作品在校内进行展出,并择优推荐到全国参加比赛。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状及奖励现金1000元
一等奖(4名):奖状及奖励现金800元
二等奖(6名):奖状及奖励现金500元
三等奖(8名):奖状及奖励现金300元
优秀奖若干:荣誉证书
最佳人气奖(1名):精美纪念品
优秀组织奖(3名):500元
注:各类奖项名额根据申报情况和专家意见最终确定,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七、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电话及邮箱:曾德露、0731-82650055、csusheying@163.com
纸质材料统一报送地址:中南大学新校区学生素质大楼A栋214室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2018年4月
摄影作品创作主题指南
一、新时代中国
聚焦中国新时代的伟大工程、创新科技等新发展,反映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都市与乡镇日新月异的变迁。
聚焦历史革命圣地,追寻革命前辈的历史足迹。
展现新时代青年学生临危不惧、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体现新时代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和新精神。
二、幸福生活
体现新时代劳动人民不畏艰辛、敢闯敢干的劳动热情和精神面貌。
体现新时代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动人画面以及中国各个地方、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
展现新时代青年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宽阔眼界和视野。
三、社会热点
弘扬新时代的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反映新时代青年学生对于社会公德、生态文明、关爱动物、网络文明、教育公平等社会问题的反思。
四、校园文化
引导新时代青年学生静心学习、刻苦钻研、加强磨炼。
体现新时代的校园景致、校园文化与校园文明。
体现新时代青年学生激情奋斗、温暖充实的无悔青春。
体现新时代青年军事人才的培养与成长。
展现新时代青年学生活力四射的体育精神和精彩瞬间。
体现中南元素,结合学校合并组建18周年系列活动安排及毕业生感恩教育等相关主题,传播中南好声音。
五、社会实践
体现新时代青年学生深入基层,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与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感人瞬间。
六、艺术创意
体现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文化熏陶和艺术修养。
表现新时代青年学生富有的想象力和创新、创造力。
展现新时代青年学生活力四射的体育精神和精彩瞬间。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编辑 | 任琴
投稿邮箱:xgbyunlugu@126.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