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必备超系统详解色彩理论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72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08:3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方舟 于 2022-6-18 18:20 编辑

  摄影必备超系统详解色彩理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大家系统地讲解一下彩色摄影。可能很多摄影人会问彩色摄影有什么话题讲?的确,彩色摄影早已成为主流,我们的世界充满色彩,大家每天都在拍彩色照片,可能觉得毫不困难,不过想要拍摄精彩的彩色照片,让人眼前一亮,还是要从最基本的彩色摄影知识起步,看看什么是色彩、怎样才能善用颜色、还有色彩和感知的关系等,才能让令你的彩色作品更出色。特别是对于新手,理解了色彩的理论,能够为你省下太多的错误成本。
  彩色摄影一直在被忽视
  如果我们说彩色摄影一直被忽视了,可能大家觉得说得过重,不过很多在数码时代成长的摄影人,拿起数码相机的一刻,就是拍摄彩色照片,他们眼中看到的也是彩色世界,一切来得多么自然。但是,看到了、拍到了,但不一定拍得好,有经验的风景摄影师明明看见风光如画,还是不肯随意举机,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色彩不够完美,即使是蓝天白云,他们也可能觉得饱和度不够、对比不明显,而对初学者来说,就太容易满足从而按下快门了。
  中间的差异就是对色彩的认识,如果完全不知道什么是色彩的对比、什么是色彩的感觉、如何突出色彩那往往就是看见什么就拍什么,那就不懂得选择更恰当的时间和机会,寻找更好的角度拍摄更佳的彩色照片。
  数码摄影本是黑白
  数码摄影本来是黑白?是真的,CMOS或CCD其实不能分辨颜色,他们只能读取光线强弱的数据,所以聪明的科学家在CMSO和CCD上面装上了RGB滤镜,让每个像素只读取R、G、B一种色光的强弱,然后在影像处理芯片中混合出千变万化的色彩。
  如果你翻查资料,最早出现的数码相机只能拍摄黑白,那时已经是彩色菲林年代了,但由于CCD和CMOS还没有装上RGB滤镜,所以只能拍黑白,后来才出现彩色数码摄影。
  上图为1861年,麦克斯韦让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讲师兼摄影师托马斯‧萨顿,为他的试验制作彩色负片。
  1907年
  法国卢米埃尔(Lumiere)兄弟成功发明第一种商业可行的玻璃片彩色影像技术Autochrome。
  乔治‧萧伯纳是一个热爱摄影的人,上图是萧伯纳拍摄科伯恩的人物照片。
  1907年
  美国的柯达(Kodak)及德国的爱克发(Agfa)分别推出更方便的Kodachrome及Agfacolor彩色菲林。
  1938年,威廉姆斯拍摄的菲斯塔威尔陶器照片,当时已经开始出现彩色菲林。
  1970-80年代
  摄影全面进入了彩色时代,黑白摄影自此变成摄影艺术家的玩意了。
  新世纪来临时,数码摄影开始取代菲林摄影,拍摄彩色影像已经是必然的事,黑白影像反而通常由彩色照片去色。
  色彩只是电磁波
  严格来说,物体本身其实并不存在固定的实质颜色,我们看见物体上的颜色,其实是看到物体表面所反射不同波长的光波,因此,物体的颜色会因为照明的色光而有所变化,例如我们看到绿色的树叶只是因为树叶只能反射绿光,而吸收了光谱中其他的色光;而严冬的雪地会把光谱中大部份色光全部反射,所以我们便能看白皑皑的雪地,反之,黑色的物体则把绝大部份光色吸收,所以就看不见有色彩,题外话,亦由于黑色物体吸引了大量的光,因此,阳光下的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更热。
  由于物体的颜色由其反光的情况及照射的光线所决定,因此,若光源的光谱改变了,那么它的颜色也因此会改变。例如,在正午日光下,我们看见的「白纸」是「正常」的白色,但在到了黄昏时看同一页「白纸」,就因为光谱中的波长长了,令色调中的红调重了,「白纸」便会偏橙红色了。
  我们之所以看到景物上的颜色,是因为景物表面反射不同波长的光波。
  可见光的范围
  我们看到的光主要来自太阳,亦即是自然光中的日光,随着时日及天气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偏色的光;原因是白色的日光光线的光谱其实由一系列不同光波的色光所混合而成,当它们经过大气层被折射及反射后就会出现不同的偏色。其实,在雨后的空中出现的彩虹,就是大自然的光线折射,我们就从中可以看到光谱中的连续变化七种主要的色光,即由红、橙、黄、绿、青、蓝及紫。我们利用三镜便可以把光线折射成彩虹色带,不同的色光立现在眼前。
  这七种色光其实是一个光波的范围,亦即是人眼所能看到的色光范围,大约由380至780纳米(nm)之间,红色的波长最长,大约由780至620纳米,而人眼可见最短的是紫色,大约介乎430至380纳米之间,超出这两极限分别是红外线(Infrared)及紫外光(Ultraviolet)。虽然我们所见的色光范围,就是这两者之间的范围,但对于摄影而言,特别是数码时代的摄影,我们也不可以忽略红外线及紫外光在摄影创作上的可能性及影像。
  色彩因光而存在
  彩色其实是一种十分抽象的东西,它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视觉感知」,既不能触摸,也并无固定形态,在物理上,它是光谱中的波段,没有光,就没有色彩,当我们见到色彩时,必定依附在一种被光线照射下的形体上,由于色彩与光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全黑的情形下我们看不到任何东西,也就看不到任何色彩。但这是否意味着只是因为没光而令我们看不到「在黑暗中的色彩」,而色彩本身仍然在黑暗中存在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没有光线,色彩也就不存在,色彩因光而存在,不同的色彩,由不同的光波形成,所以没有光也就没有色了。
  没有光就没有色彩,光线和色彩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光源对色彩的影响
  当光线照射在物体的表面上,会把部份的光波吸收,并反射出其余的,因此我们便看见「该物体的颜色」,但其实我们看到的是该物体所反射的光波。由于物质的反光特性,只能反射出特定的光波,例如红的苹果,只能反射出红光,因此我们在正常的照明下便可以看见红色的苹果,若光源中缺少了红色的光波,这意味着我们只能看到一个黑色的苹果。有传统黑房冲晒经验的摄影人都知道,绿色的物体在红色安全灯照明下,会变为黑色,这是因为该绿色的物体只能反射绿光,而黑房中的红色安全灯缺少了绿色的光波,所以该物体便无从反光,因此变成黑色。
  所以,物体能否反射出某种色光,或反射出怎样的色光,亦取决于光源是否含有该范围的光谱,因此,物体显现的颜色是取决于光源及物体双方的物理现象。
  物体能否反射出某种色光,或反射出怎样的色光,取决于光源是否含有该范围的光谱。
  色彩恒定知觉是什么?
  例如在晴朗的正午时份,一切颜色看来尚算正常,但当到了下午二、三时左右,一切东西的颜色看来没有多大的分别,可是实际上色光已有了轻度的改变。
  在正午阳光下所看到的白色纸张大概是标准的白色,但到了下午三、四时左右,由于色温降低了,所以阳光其实偏黄,白纸看来应该稍带微黄,但一般人看在眼里,却未必察觉到这一种改变,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脑会把视网膜产生的色彩讯号和大脑对白纸认知的讯号混合了,我们于是把偏黄了的白纸仍作白纸看待,或大大减低了偏色的感觉,称为「色彩恒定知觉」(Retinex),由于物体的颜色(我们所能看见的色彩)由投光射光线的光波及它对光的反应(吸收、反射或照透量)来决定,但我们对熟悉物体却有一内向反射的预定色彩,只要偏色相差不太远,但我们的脑袋也会接受它,被它「瞒骗」。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在阴天的日子,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照到大地,色温略高,有点偏蓝,如我们在室内以灯泡照明下阅读好一会,把头向窗外望,会看到极偏蓝的景像,原因是我们习惯了偏暖的色温,把较偏黄的都理解成没有那么黄的淡色,甚至白色,一旦改变到较高的色温,就看到较蓝的画面了,只要持续看一会窗外的环境,偏蓝的情况又会得到改善,没有那么蓝了。
  拍摄时被感知瞒骗
  我们视觉对色彩的这一种主观性的认知偏差,经常会导致摄影师在拍摄前看错了色彩,或对存在的偏色不能察觉出来,导致拍摄出来的影像带有严重的偏色,例如利用数码相机在绿叶茂盛的树林拍摄人像,周围都是绿色的一大片,反射出大量绿光,与日光混合照在人脸上,人脸实际上偏绿了,可是这种种偏色在现场的人却不易看得出,因为「色彩恒定知觉」令我们的思想作了适度的调节,其实对色彩造成一种「错觉」。若即场监看数码相机拍出的影像,便可以看到人像皮肤的偏色情况。无论以往的菲林或现今的数码相机都没有这一种「色彩恒定知觉」,它们对色彩有绝对的洞察力,一丝不苟,可以把「绝对」的色彩记录下来,得出人眼在现场看不出的色彩倾向,所以学习彩色摄影,必须先学会「看色」,凭经验分辨出不同照明下的偏色程序,不要再受惯性的愚弄,以免拍出偏色的照片。
  在现实环境不同时间的阳光引致色光改变,但我们可能一点都不察觉。
  色彩的错觉
  上文提及在红灯下看绿色物体的例子是一个比较极端的情形,若光谱中只是某一部份加强了或减弱了,令色光有了轻度的变化,那么,照射到物体上的光本身就带有「偏色」,令其所反射的色彩也有差异,颜色实际上会改变了,但通常人眼不易察觉到这些微妙的轻微偏色,原因是大脑对物体的色彩有既定的感知倾向,亦即是对熟悉的物体或环境有了色彩的错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