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摄影周可直推作品出国展览)
本报讯(记者 陈涛)“在世纪坛南广场转两圈,就相当于游历一遍欧洲和南美了。”摄影发烧友许晓阳接连几天都在朋友圈晒自己的观后感。正在中华世纪坛展出的“北京国际摄影周2016”,共带来百余位中外知名摄影师的数千张摄影佳作,而以欧洲和巴西为题的图片尤为扎堆儿。这些作品以不同的主题汇集成70余场摄影展,数量创历届新高。
从第一届起,80后女孩儿许晓阳就成了它的粉丝。今年摄影周满四周岁,她也从京城某高校博士毕业。她说,前些年她还总爱跑到外地逛摄影节,如今已很少去了,“这里展出的作品与别处不同,并没有太多本地印记,而且主题各异的展览大有看头。”
她的这个判断得到了摄影周承办方的认可。“从一开始我们的定位就不是做成图片的大杂烩,而是办成由一个个定位明确的摄影展组成的文化平台。”摄影周组委会办公室成员、歌华文化董事长黄春雷解释说,摄影周的基本单元不是图片,而是展览,“我们看重摄影家,我们更为期待策展人。”他希望在北京摄影周上呈现的内容,是经过策展人再加工后的文化艺术盛会。
因为只有展陈内容上乘,国内外顶尖同行才愿意前来捧场。本届摄影周的国际展板块就比往届更厚重,包括“欧洲之惑·走近四位摄影大师”“巴西历史印记和巴西三部曲影像展”等七个展览。与吸引来更多高质量展览相比,今年更大的收获是每年在马德里举办的“西班牙国际摄影和视觉艺术节”与北京摄影周结成对子,今后国内优秀摄影作品将可以从这个平台直通马德里。这也是尚处于幼年的北京摄影周搭建的首个“出国”平台。
事实上,之所以能实现快速对接出国,就不得不提摄影周去年推出的“摄影专题展推介平台”。这一平台的具体做法是:依托北京国际摄影周,将优秀的摄影作品策划、包装成多个专题展览,然后向世界范围内的城市或艺术机构予以推介。黄春雷介绍,在去年一个都没有的零基础上,截至目前本届已签订了十多个推介协议,而且今年不少摄影师和摄影机构主动带来资金要求“被推介”。
今后几年,冬奥会、“一带一路”都会是热门词汇。本届摄影周已与张家口以及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展开对接。黄春雷算了一笔账:摄影周上的优质展览通过到对接地点巡展,可以摊薄成本;而有借展意向的所在地不用费尽心力搞原创,也能拥有主题对口的好展览,省力省钱。他说,摄影周不是只做一届热热闹闹的活动,而应该品牌化,把可盈利的市场模式固化,做可持续的摄影节。
(原标题:摄影周可直推作品出国展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