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〇一八新锐摄影奖入围名单及哈内姆勒·新锐摄影师奖揭晓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22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26 07:5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方舟 于 2022-6-17 10:48 编辑


  8月22日,二〇一八新锐摄影奖初选阶段在北京正式结束。经过国际评委们认真评选,最终评选出7位(含1对联合创作)“新锐摄影奖”入围摄影师以及1位“哈内姆勒·新锐摄影师奖”的获得者。
  二〇一八新锐摄影奖入围名单
  (按作者姓氏首字母排序)
  冯骏原、曾嘉慧《炎热几种》
  郭远亮《失重》
  吕格尔《羌的山》
  王译媚《孖Shuang Xi》
  王自彬《永珍》
  叶无忌《伊宁最美安全障碍物》
  「哈内姆勒·新锐摄影师奖」
  彭可《盐水池塘Salt Ponds》
  二〇一八新锐摄影奖自今年3月征集以来,共收到5374位参赛者的10596组作品,内容涉及故乡与迁徙、记忆与亲密关系、城市化与后现代主义、传统与历史等多个领域的议题;囊括了图像、音频、视频、装置、手工书、动态图片、混合媒介、虚拟现实等多种方式,展现出了当下的青年影像创作群体手法多样、风格各异的灵动生态。
  将如此多元的作品汇集一堂给评委带来了惊喜也带来了不小挑战。两天的时间里,评委们通过阅览作品并进行多轮投票,随着范围的缩小讨论也愈发激烈,并聚焦于若干组作品。评委们针对焦点作品进行了多维度的诠释与充分的讨论,最终评出了二〇一八新锐摄影奖入围名单。随后,将从入围作品中选出二〇一八新锐摄影奖年度摄影师。此外,评委们选出了“哈内姆勒·新锐摄影师奖”的获奖者。
  正如一位评委所说:“好的作品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比赛不可避免淘汰。评委的背景不同,对作品的讨论也不限于当代的语境,最重要的是能在创作者自己的风格或者类型里,有比较高的完成度并足够打动人。”
  二〇一八新锐摄影奖
  「作品介绍」
  (按作者姓氏首字母排序)
  《炎热几种》
  冯骏原、曾嘉慧
  △《炎热几种》视频截图
  冯骏原,毕业于物理系和艺术系,现居费城。
  曾嘉慧,毕业于文学系和人类学系,现居北京。
  △《炎热几种》视频截图
  评语:为迎接1976年在科伦波举行的第五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1964年周恩来访问锡兰时,提出由中国无偿援助修建一个国际会议中心。纪念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简称“班厦”)于1973年完工。2018年,两位年轻的中国艺术家拜访了班厦,并以游访和影像写作的方式试图重新进入万隆精神下的不结盟运动时期。关于历史的写作总是对于现实问题的回应,60年代去殖民、不结盟、反帝、民族独立等一系列国际主义运动在后冷战时期早已被消费主义的浪潮扁平化。由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个人视角出发,两位年轻艺术家对于历史语境的回归和重塑,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今天似乎早已形成共识的历史版图和地缘政治秩序。
  ——王博
  ________
  《失重》
  郭远亮
  △《失重》
  郭远亮,男,24岁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人,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摄影系。学习摄影4年,作品参加常青藤“行走计划”和南京艺术学院“对话国际高校”摄影邀请展。并在路德维希美术馆馆长和作出版物中发行。
  △《失重》
  评语:郭远亮的作品“失重”探讨了他的祖父母以及与其共同生活的孙子的日常生活。郭远亮戏剧性地描绘了这种关系,呈现了日常的荒诞场景,并以极度亲密的视角观察他们的生活。镜头的直接性和近距离描绘了一幅复杂多面的画面,在其中展开了不同世代之间的亲密与距离。这里,图像似乎弥合了文字和动作所能承载内容的鸿沟,并揭示了在一段基于照顾和依赖的关系中沟通的局限。图像的美感既让所描绘的拍摄对象看起来很脆弱,同时又赋予了他们权力。
  ——Elisa R.Linn
  ________
  《羌的山》
  吕格尔
  △《羌的山》
  吕格尔,1995年出生于四川。2014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专业本科,2018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硕士。
  △《羌的山》
  评语:吕格尔在他的作品“羌的山”中对个人及地域的身份和历史进行了深思熟虑的探索。他展开了三个相互关联的项目,这些作品反映了艺术家对四川省汶川周边山区进行“重新认识”过程。从例如庄学本(1909-1984)等早期纪实摄影师那里获得灵感,吕格尔的照片是重新审视他的家乡的结果,在这里,随着景观的变化与现代化进程的推动,民族文化和地方特征以某种近乎舞蹈的方式逐渐消退与流动。由此产生对近期及遥远过去相关的质问、肖像、风光和冥想同时以熟悉和意外的形式出现。
  ——Lisa A.Orcutt
  ________
  《孖Shuang Xi》
  王译媚
  △《孖ShuangXi》
  王译媚1993年出生于广东深圳,2017年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摄影系,获硕士学位。王译媚的艺术实践融合了中西方的文化特征,呈现出一种不受地域和语言限制的视觉符号。曾获美国PDNedu国际摄影比赛提名(2016)、“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学院收藏奖(2016)、第六届大理国际影会新锐摄影师提名(2015)、第十五届平遥国际摄影节新锐摄影师奖(2015)作品曾展于中国、美国、英国等地。
  △《孖ShuangXi》
  评语:王译媚的“孖ShuangXi”,通过肖像摄影对双胞胎进行研究。拍摄双人照片,通常是王译媚和一个陌生人——他们在外观上大不相同——却穿着相同的服装,该系列指向了工作室肖像中双人主题的摄影历史。尽管场景不断变化(在王译媚选定的每个双胞胎的家中),背景图案和地毯以及人为控制的错误场景反复出现,产生了一种奇特的连续性氛围。在突出其虚拟关系荒谬性的同时,这些双人肖像也展示了共享身体认同的静态和象征性。由于目前的冲突大多可能是滑稽或令人不寒而栗的,他们也会引起缺席——王译媚的双胞胎,毫无疑问一直以来都在与她一起被拍照并生活。经过深思熟虑的迭代探索,王译媚的“孖ShuangXi”表达出一个迷人的诘问——哪里才是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界限?
  ——Oluremi C.Onabanjo
  ________
  《永珍》
  王自彬
  △手工摄影书《永珍》
  王自彬,独立摄影师。
  △手工摄影书《永珍》
  评语:王自彬的摄影书《永珍》提供了一个珍贵而有效地体察“他者”的范本,当这个“他者”是作者的母亲时,体察之中蕴含的好奇与尊重就显得尤为难得。生活照、旧日合影及母亲日记的节选彼此映照推进,呈现作为妻子、母亲、劳动者、身处并隐匿于社会关系人情世故网络中的永珍,同时勾勒出于平凡生活磨难中释放强大生命力却不自知、独一无二的个体。这部书温情、幽默、令人心碎,也因此引人入胜。《永珍》所催生的共情,远胜于大预算艺术家对诸如国际难民等流行议题所赶制的“项目”。不论从选材、美学、还是媒介而言,这都是一部高度自洽的作品,如同艺术家自己所意识到的那样:“她当然值得被书写。”
  ——王辛
  ________
  《伊宁最美安全障碍物》
  叶无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