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更好地展现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通过图片阐述非遗的故事,让更多的人认识非遗,发现身边的非遗。由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发现东莞非遗之美”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项目图片征稿活动(以下简称“图片征稿”),将持续至2018年4月20日,并根据来稿情况略作修整。这是本次图片征稿的最后召集,欢迎踊跃投稿。具体细则如下:
一、活动主题:“发现东莞非遗之美”
以“发现东莞非遗之美”为主题,通过影像载体以独特艺术表现手法,图说东莞非遗故事。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东莞市文化馆
东莞市摄影家协会
承办单位: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支持媒体:《文化莞家》、《影像莞》微信平台,《东莞摄影》杂志
三、征稿对象:
广东省内外摄影家、摄影爱好者均可投稿。
四、征稿细则:
1、本次图片征稿的作品必须拍摄于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该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有完整的记录和丰富的影像语言叙述。 (详细项目见附件:“发现东莞非遗之美”征稿项目)
2、本次图片征稿只收专题作品,每个非遗项目要求作品15幅以上。作品统一以电子稿件形式送稿,每位作者投稿数量不限,图片彩色、黑白不限。
3、作品允许对色调、反差等效果做调整,但不得改变作品原状,谢绝经过电脑创意和改变原始影像的作品投稿,送稿图片要求为JPG格式,每幅不小于5MB(兆)。
3、投稿作品应对该项目有较为详细、真实的文字记录和说明(要求不少于300字)。须在电子文件标注作品题目,作者姓名、联系电话、拍摄时间、拍摄地点、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和电子邮箱等个人信息另用WORD文档填写。
4、所有投稿作品须为原创,投稿作者应对其作品拥有独立、完整的著作权,保证其所报送的作品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知识产权或专有权利,如有任何相关的法律纠纷,法律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5、本图片征稿的组织机构拥有收藏作品的使用权(用于展览、出版物、媒体网络宣传等),不再另付稿酬,若选用落选作品将按入选作品金额支付稿酬。
6、作品入选后,主办单位将统一调取作品电子文档(以及RAW原始文件),TIF格式文件不低于50M,JPEG最高格式压缩文件不低于5 M,逾期不提供者视为自动放弃。主办单位将取消该作品的获奖资格,由评委评出的备选作品递补。
7、本次图片征稿的创作费补贴,由主办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8、本次图片征稿入选以上奖项的作品可作为申请加入东莞市摄影家协会的条件之一。
9、凡投稿者将视同承认本图片征稿启事中的规定,主办单位对本次摄影大赛拥有最终解释权。
五、创作补贴:
作品一经采用,每组项目创作补贴1000元,并将入选《发现东莞非遗之美》系列画册,获主办单位颁发证书一本。
六、截稿时间:
截稿时间:2018年4月20日
展览及颁奖时间:2018年6月
七、投稿地址:
1、东莞市摄影家协会办公室地址:东莞市可园北路东莞文联
2、东莞影友之家“吹水堂”地址:东莞市万江区泰库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栋2楼
3、收稿邮箱:503471250@qq.com
4、联系人:22312877 黎先生、黄先生 0769-22119646王小姐
东莞市文化馆
东莞市摄影家协会
2018年4月
附件:“发现东莞非遗之美”征稿项目
项目名称
保护单位
获市级名录
获省级名录
获国家级名录
传承人情况
庾家粽制作技艺(扩展项目)
东莞市花园粥城服务有限公司
第三批(2014年)
第六批(2015年)
庾美莲,女,市级第三批(2016年)
醒狮
石排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第一批
(2007年)
第二批
(2007年)
王裕坤, 省级第一批(2008年)
草龙舞
企石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横沥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市级)
第一批
(2007年)
第三批
(2009年)
舞木龙
厚街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第一批
(2007年)
第三批
(2009年)
中堂龙舟景
中堂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第二批
(2010年)
第三批
(2009年)
麒麟舞(清溪麒麟舞;塘厦舞麒麟为省级扩展项目)
清溪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第二批
(2010年)
第四批
(2012年)
黄鹤林, 省级第三批(2012年)
塘厦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第五批
(2013年)
黄汉光,省级第四批(2014年)
麒麟引凤
道滘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第一批
(2007年)
第四批
(2012年)
刘东良,省级第三批(2012年)
盆菜(“长安大盆菜”为省级名称)
长安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第一批
(2007年)
第三批
(2009年)
龙舟月(“赛龙舟”为国家级名称)
万江区文化服务中心
第一批
(2007年)
第三批
(2009年)
第三批
(2011年)
东坑卖身节
东坑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第一批
(2007年)
第二批
(2007年)
客家山歌(扩展项目)
清溪镇文广务中心
第一批
(2007年)
第五批
(2013年)
刘国权,省级第四批(2014年)
道滘裹蒸棕制作技艺
道滘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第二批
(2010年)
第四批
(2012年)
李志平,市级第一批(2010年)
卢细妹,省级第四批(2014年)
白沙油鸭制作技艺
虎门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第二批
(2010年)
第四批
(2012年)
方咸仔,省级第三批(2012年)
七夕贡案
望牛墩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第一批
(2007年)
望牛墩以“乞巧节”项目名称申报成为省第二批非遗项目
(2007年)
陈杰芳,省级第一批(2008年)
黄 妍,省级第一批(2008年)
道滘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道滘以“七夕贡案”项目名称申报成为省第四批非遗项目
(2012年)
厚街濑粉制作技艺
厚街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第二批
(2010年)
第六批(2015年)
余 球, 市级第一批(201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