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科建微摄影大赛获奖名单揭晓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819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6 10:1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次大赛共收到300幅作品,投票人数为32245位,页面访问量高达364565次。在经过朋友圈的推荐、评委的专业点评的层层筛选,大赛各项榜单正式揭晓!奖品亦将在7个工作日之内发放。
获奖名单
最佳人气奖
第一组获奖者:郑 影     获得票数:2155票
第二组获奖者:郑芳丹    获得票数:2064票

入围奖榜单
获奖作品展示
◆ ◆ ◆
一等奖:春暖花开

评委点评要点:
孙晓东:取景角度层次分明、作品冷暖色调过渡自然、构图以及作品整体感很好。

万大同:由花草的柔软质感逐步延伸到楼体的刚硬线条的视觉感,以及作品色调的舒适性提升了作品的整体调性。

李峰:色彩平缓、主题突出、作品蕴意着园区环境的生态发展。

总结
最舒适
三位评委一致认为,作品主题鲜明,用光讲究,虚实得当,色调舒适。唯有构图略有保守,建议作者在取景时勿要太均匀。

这幅作品不仅是本次大赛的一等奖,同时也是大赛第二组入围赛的最佳人气奖。

◆ ◆ ◆
二等奖:倒影

评委点评要点:
万大同:机位角度把控极好,增强了视觉透视感、右角草地更丰富作品色彩。

李峰:能完美拍出水中倒影说明曝光角度控制的很好,地面向远端的延伸线引导视觉中心,中心点在画面中央,水系的光影,让整个画面更加透气。

孙晓东:作品用光讲究,构图巧妙,层次分明,曝光准确,反映出作者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高超的拍摄技巧。
总结
最专业
三位评委一致认为作者对建筑结构有很高的认识,作品通过蓝天、水系体现了建筑的简洁美,作品的透视感很强,较好的运用了光线,将透视效果扩大化。简而言之,作品曝光准确,色调明快,被摄对象主要特征表现突出。

◆ ◆ ◆
二等奖:亲近北科建,幸福一家人

评委点评要点:
孙晓东:摄影绝不是只靠运气的抓取,技术和创意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

万大同:通过剪纸使作品得到提升,从而页增加了画面的表现力,使主题更加突出。

李峰:手机摄影的便捷性、随意性的特点都在作品中显示。
总结
最佳创意
三位评委一致认为作者对本次大赛的主题理解最透彻,作品不仅体现了手机拍摄的随机性,更打破了拍摄作品的禁锢思想,利用道具紧扣主题,让原本平淡的景观展现了温馨的人文气息。

◆ ◆ ◆
二等奖:贝壳咖啡

评委点评要点:
孙晓东:对摄影者来说,静物摄影的难处在于它的画面构成。当布置好被摄物体之后,必须选择拍摄角度,在用光方面发挥创造性。

万大同:典型的静物摄影作品,将物品进行艺术处理,准确地体现被摄物的质感和立体感。

李峰:利用自然光线的照射角度,使其层次和色彩表现得都更加丰富。

总结
最佳静物
三位评委一致认为作品为静物拍摄,作品在拍摄时考虑到光线的影响,同时作者在摆拍过程中,作品艺术性的摆放、色彩的点缀均展现了一定的美学基础。

◆ ◆ ◆
三等奖:部长签名


评委点评要点:
孙晓东:一幅抓拍很不错的新闻题材作品,主题非常明确。

李峰:作者将画面定格在了“部长签名”的瞬间,使现场聚焦点一目了然。

万大同:作者构图主次合适,并让人影填住空白,这让视觉与含义都立体起来,是点睛之笔。


总结
最佳新闻
三位评委一致认为本作品是典型的新闻摄影作品,作品不仅恰到好处的抓取了拍摄时机,同时在拍摄角度的把控上也极为到位,完美展现了新闻摄影的各项优点。

◆ ◆ ◆
三等奖:运动园区

评委点评要点:
孙晓东:作者想用对比的方式来表现动静的主题,是一个很好的表现手法。

万大同:整幅作品点、线、面的构成比较和谐,可能因为一些条件的限制,意境上还有些不足,如果作者能在光影和意境上有更好的表现,会让作品增色不少。

李峰:这幅作品巧妙地利用了三分线构图方法,把近景、中景和远景分别布置在三分线上下,使画面有了韵律感。

总结
最具活力
三位评委一致认为本作品色调活跃,取景角度把控很好,作品仅在拍摄过程中曝光过渡,作者拍摄时需要提高视角控制。

◆ ◆ ◆
三等奖:科技引领未来


评委点评要点:
孙晓东:作品动静结合、瞬间抓取了最佳拍摄时机。

万大同:景物层次有序,构图元素丰富。

李峰:作者的观察力很细、拍摄时机把控到位。

总结
最被赞赏
三位评委对本作品在构图、抓取拍摄时机、对固有景观的元素添加都极为推崇,高度评价了作品中飞机的飞行姿态、展示在风中的旗帜等细节把控之处,一致认为如果作者调整好拍摄时的光线,避开曝光过渡,本作品可问鼎大赛第一。

◆ ◆ ◆
三等奖:中关村蓝

评委点评要点:
万大同:作品主体视角效果十分好,水波发散的线条和建筑物的线条形成呼应。

李峰:从大环境着手,很好的交代了这座建筑的特色,但此手法拍摄较有普遍性,加上画面的上下等分构图,让作品略显平淡。

孙晓东:虚实对比手法很好的点缀了画面。

总结
最标准
三位评委一致认为作品不失为一幅优秀建筑景观作品,与第二名作品《倒影》相比较就略逊一筹了。唉,既生瑜,何生亮!

◆ ◆ ◆
三等奖:人人科技

评委点评要点:
孙晓东:作品中镜头产生的畸变效果,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

万大同:拍摄的角度凸显了广角的魅力。

李峰:很大气的一幅作品。建筑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会呈现不同的形态和色彩,作者对色彩、光线的把控很到位。

总结
最大气
三位评委一致认为作品展示了相当专业的拍摄技巧,对作品拍摄角度的把握也很恰当,但如果在拍摄时能将视觉放的更低,同时添加动态的元素,如行驶中的汽车在画面中,此作品会增色不少。

评委
评委李建军老师因工作原因外出,故特邀孙晓东老师参加此次大赛评选活动。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Mw==&scene=6#r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